擅長寫程式的物理博士劉少勳,利用大數據和AI程式交易,找出有潛力且被低估的好公司。消費性IC廠凌通就是他透過這套選股程式,發掘出來的價值型股票,短短一年就獲利70%。
從物理博士變成投資達人,劉少勳不改其科學研究群益期貨開戶精神,透過編寫程式,抓大量的財報數據來分析,找出基本面良好的公司,再由價值公式精算評估後,確定是股價委屈的低估標的,就會被選進價值型的持有名單,「在好公司被忽略時,大膽進場投資。」
這套價值選股程式蒐集的大數海外期貨手續費據包括「3率」:毛利率、營益率與淨利率,「這3率和去年同期及上月同期相比,只要其中兩項同時呈現增長,就是值得注意的股票。」其中,劉少勳會特別注意營益率的成長率,因為該指標代表的是公司本業經營狀況。
而消費性IC廠凌通,就是劉少勳以這套選股程式發掘出來的價值型股票。
選股標準:
- 檢視毛利率、營益率與淨利率,和去年同期相比皆呈現上升,代表公司的本業經營狀況良好。
- 用單季的EPS來推算2016年本益比,凌通本益比只有9.9倍,顯示股價嚴重被低估。
- ROE(股東權益報酬率)單季不低於3%,全年不低於12%,凌通符合。
操作方法
2016年12月12日,凌通公布第3季財報,除了毛利率與前季、前年約略持平外,其他都大幅成長;而股價位於跌落後的小幅回升,當時以每股36.9元買入。到了2017年11月27日,當時股價已上漲一波,本益比大於17.5倍、股價淨值比達2.95倍,代表已經不便宜,因此以每股約63元賣出,報酬率達70%。
期貨開戶的概念起源於早期的農產品交易市場,為了規避價格的大幅波動,買賣雙方事先簽訂契約,約定好數量、價格與日期,以便進行貨物的交易。由此可知期貨是一張允諾買進或賣出貨物的契約。1848年美國芝加哥成立第一個期貨集中交易市場,因此確立了期貨的交易方式。此外為了創造流通市場,在集中市場交易,期貨契約必須符合幾項條件:一、契約標準化,針對契約訂定統一標準,方能集中競價。二、採取每日結算制度並由結算所統一負責,以降低違約風險。三、以公開競價的方式決定合約價格,使參與者根據最新資訊作出準確判斷。故期貨集中市場提供全球重要的避險功能。
留言列表